眼科的進步很大來自於藥物、器材的進步
我們無法想像
單靠醫師的雙手、可以打造
精良的人工水晶體、眼內注射的精準藥物
就算是一般的軍公教、學生 日常也跳脫不了電腦、PPT、報表等等
小弟也希望和讀者們介紹 推動醫療發展的
那隻隱形的手
以下心得會注意到智財權的部分、演講中的數字不會寫得太詳盡、會著重在
思路
也是讓無緣聽到這場精彩演講的讀者、
也可以體驗到我聽這場分享的心領神會
張醫師(Shaoyu Chang MD, MPH)
畢業自台大醫學系、哈佛公衛碩士,也在杜克大學做全球衛生與藥物政策的研究
之後逐步投入Life Science Nation、風險創投(venture capital)的領域
為什麼有風險創投?
我們可以從過往成功的醫藥公司股票發現
如果是公開上市IPO時購入 到現在的股價 大概成長範圍在2~10這個數量級
但是如果是創立之初就投資並持續到被大公司併購 則可以在10~100倍的回報
投資醫藥公司有幾個特性
1. 可能可以救人
麻省生物科技論壇的主席Coughlin因此還拯救了自己患有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的兒子
2. 投資週期長
3. 投資人需要較高的專業
美國的各大醫院/保險公司也都投入的醫藥的風險創投
麻省總醫院、匹茲堡大學醫院、梅約診所、藍十字,......等等都已經投入
風險創投的模組轉移
以往的模式稱為entrepreneur-led 也就是新創團隊去跟投資人present
由投資人去投錢
不過有
投資金額通常不大、投資者跟經營者理念不合、亂槍打鳥的狀況
新的模式是in-house venture creation
好處是由大醫藥公司內部的團隊自己去內生創新項目
因為是大公司自己的內部人才、所以品質與團隊都有一定水準
很容易就可以投入大筆金錢(百倍於entrepreneur-led)、也不會有投資者與經營者理念不合
2020s的新時代 張醫師更預期到更多新項目的合縱連橫
不過並不是新模式消滅了舊模式 而是這些模式目前都正在運行
選擇群落(Hub)
美國最大的群落是 東北的Boston 與西部的 Bay Area
興起之秀是洛磯山脈的 鹽湖城與丹佛
亞洲則可以選擇上海
新聞媒體的寵兒-新加坡
張醫師是建議藥物可能還可以 不過醫材可能仍面對市場太小、推廣到全球其他市場可能不易的問題
新創公司的五個成功要素
張醫師整理了哈佛商學院的Pisano教授所言五個新創公司需要的要素
1. 可接受失敗、但不接受能力不足
2. 願意嘗試、但有高度紀律
3. 心靈上安適、但莽撞的誠實
4. 合作、但是每個人都還是會負責
5. 扁平但是強力的領導
When you ask for money, you get advice.
When you ask for advice, you get money.
如果等到要錢了才去找投資人、可能只有得到一些建議
但是如果可以在idea成形的時候,就可以多跟投資人、市場對話溝通、可能等你準備要募資的時候,這些投資人也準備好要投資你了
風險創投的工作
如果要成為
風險創投的工作者
上面所說的只是 你要怎麼找或是建立合作的新創團隊
但是
風險創投本身 也是得跟自己的投資人證明自己的投報率
如果
只是單純充滿慈善 但是沒有回報率 可能之後就沒有投資人要投資你了
許多醫師護理師都成為風險創投的經理與總監
這是個確實可行的方向
但是不一定會成功 因為門很窄、很需要機遇
張醫師建議 醫師,護理師,...其他醫藥的工作人員
可以考慮念MBA、加入顧問公司、投資銀行
先做專科醫師也是可以;對於投資人來說代表你對單一領域很了解、有恆心毅力完成挑戰
如果以上都不想
也可以自己做新創(start-up)看看 失敗也沒關係
至少你會比別人了解 整個投資、市場
也是可以說服投資人
最後,沈醫師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小弟喜歡做臨床醫療、實際照顧大家的眼睛健康
眼科就是實際受益於科技發展的領域 近視雷射、人工水晶體、開刀機台、等等都是讓病人受到了更好的醫療、醫師開刀也更有信心
有此機會了解 醫藥風險創投的實際工作經驗與甘苦談
其實是非常感謝也很感動的
也再再提醒了 除了需要科學家與醫師的精準研究
商業、資本、科技 也是醫療進展之必須
如果有讀者希望跟沈醫師合作 小弟也很感謝也很歡迎
歡迎來信royjhs@gmail.com